香蕉短视频免费,香蕉播放器污版下载,香蕉视频APP污版,香蕉免费在线视频

集设计研发、生产制造、销售安装、服务保障于一体的泵浦输送设备综合制造商-江苏香蕉短视频免费泵业有限公司

网站地图

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行业新闻

NEWS

新闻资讯

香蕉短视频免费泵业

电话:0512-6507 8026
手机:18151773709
邮箱:18151773709@163.com
华东制造基地: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连青大道168号
华南制造基地: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沙田大道530号

立式泵机械密封漏水修复

作者:admin | 发布时间:2025-10-23

 机械密封是立式泵防止介质泄漏的核心部件,其通过动环与静环的精密贴合(密封面),阻断泵内高压介质向外界泄漏。若机械密封出现漏水(通常允许泄漏量≤5滴/分钟,超过则判定为故障),不仅会造成介质浪费、污染环境,还可能导致密封面干摩擦发热,引发轴承损坏、泵轴腐蚀等连锁故障。针对该问题,需按“故障诊断-拆卸检查-修复/更换-安装调试”的流程操作,具体修复指南如下:

一、故障诊断:判断机械密封漏水的核心原因

机械密封漏水的根源多与 “密封面失效”“辅助密封件损坏”“安装偏差”“工况异常” 相关,通过外观观察和简单测试,可初步定位原因:
 
漏水特征 可能原因 验证方法
密封面处持续滴漏,伴随 “摩擦异响” 密封面磨损、划伤或有杂质嵌入 停机后观察密封面是否有划痕、凹坑
漏水位置在静环与泵盖之间,或动环与轴之间 辅助密封件(O 型圈、波纹管)老化、变形 拆卸后检查 O 型圈是否变硬、开裂,波纹管是否破损
开机时漏水严重,停机后漏水减少 密封面贴合不紧密(安装偏差、弹簧失效) 检查弹簧是否断裂、压缩量是否不足
漏水伴随介质含颗粒,密封面快速磨损 介质杂质过多,未过滤或过滤器失效 检查吸入端过滤器是否堵塞,介质是否有明显杂质

二、修复前准备:工具与备件清单

1. 必备工具

  • 拆卸工具:活扳手、内六角扳手、拉马(用于拆卸动环座)、一字螺丝刀(用于撬动静环);
  • 测量工具:千分尺(测量密封面平整度)、深度尺(测量密封件安装深度)、百分表(检查泵轴跳动);
  • 清洁工具:煤油、无尘布、压缩空气枪(用于清洁密封件和泵腔);
  • 辅助工具:耐高温润滑脂(用于涂抹 O 型圈)、扭矩扳手(用于均匀拧紧螺栓)。

2. 备件准备

  • 核心备件:与原密封型号一致的动环、静环(材质需匹配介质,如耐腐蚀选碳化硅,耐磨选氧化铝);
  • 辅助备件:O 型圈(材质需与介质兼容,如耐油选丁腈橡胶,耐酸碱选氟橡胶)、弹簧、波纹管(若为波纹管式机械密封);
  • 备用件:密封压盖螺栓、垫片(若拆卸时损坏)。

三、分步修复流程

1. 停机与泄压(安全第一)

  • 关闭立式泵电机电源,确保电机完全停止运转;
  • 关闭泵进口和出口阀门,切断介质来源;
  • 打开泵体顶部的排气阀和底部的排污阀,释放泵内压力和残留介质,待介质完全排出后关闭排污阀。

2. 拆卸机械密封部件

(1)拆卸外部部件

  • 拆下轴承端盖和联轴器(若密封位于轴承内侧),露出泵轴末端;
  • 用内六角扳手拧下机械密封压盖的螺栓,缓慢取下压盖(注意不要磕碰静环);
  • 用一字螺丝刀轻轻撬动静环(静环通常与泵盖通过 O 型圈密封),将静环从泵盖中取出,放入煤油中浸泡清洁。

(2)拆卸内部部件

  • 用拉马固定动环座(动环与动环座通常为过盈配合),缓慢施加拉力,将动环座与动环一起从泵轴上拆下;
  • 取下动环与动环座之间的 O 型圈(或波纹管),以及动环座内的弹簧(注意记录弹簧的安装方向和数量,避免装反);
  • 用煤油清洗动环、动环座、弹簧等部件,用压缩空气枪吹干,避免残留杂质影响后续安装。

3. 检查与判断:可修复或需更换

(1)密封面检查与修复

  • 用无尘布蘸煤油擦拭动环和静环的密封面,观察表面状态:
    • 若密封面仅有轻微划痕(深度≤0.05mm)或污渍,可进行研磨修复:将研磨膏(粒度 800-1200 目)均匀涂抹在平板玻璃上,将密封面朝下,顺时针缓慢研磨(压力均匀,转速约 30 转 / 分钟),每研磨 5 分钟用煤油清洗一次,直至划痕消失,密封面呈现均匀的镜面光泽;
    • 若密封面有明显凹坑、裂纹或磨损深度>0.1mm,无法通过研磨修复,需直接更换新的动环或静环(建议动环和静环成对更换,确保密封面贴合度)。

(2)辅助密封件检查

  • 检查 O 型圈、波纹管:若 O 型圈出现变硬、开裂、变形(直径缩小或截面变扁),或波纹管出现褶皱、破损、弹性失效,需立即更换新件(更换时需确保新件尺寸、材质与原件一致);
  • 检查弹簧:若弹簧出现断裂、锈蚀、压缩量不足(自由长度与压缩后长度差小于设计值的 10%),需更换同规格弹簧(注意弹簧的线径、匝数、自由长度需完全匹配)。

(3)泵轴与密封腔检查

  • 用千分尺测量泵轴的密封段直径,若轴表面有磨损(圆度误差>0.02mm)或腐蚀痕迹,需进行修复(如镀铬处理)或更换泵轴;
  • 检查密封腔(泵盖内侧)的粗糙度和尺寸,若腔体内有杂质、划痕,用砂纸(400 目以上)打磨光滑,确保静环能紧密贴合。

4. 重新安装机械密封

(1)安装动环组件

  • 在泵轴的密封段涂抹少量耐高温润滑脂,将新的 O 型圈套在动环上,再将动环装入动环座(注意动环的密封面朝向静环,不要装反);
  • 将弹簧装入动环座的弹簧槽内,确保弹簧两端与动环座、动环贴合紧密,无歪斜;
  • 用拉马将动环座缓慢压装到泵轴的指定位置(参考拆卸前记录的安装深度),确保动环座与轴的配合紧密,无松动。

(2)安装静环组件

  • 在静环的外侧(与泵盖接触的一面)套上新的 O 型圈,在 O 型圈表面涂抹少量润滑脂(防止安装时划伤);
  • 将静环轻轻放入泵盖的密封腔中,确保静环的密封面朝向动环,且静环与泵盖同轴(可用深度尺测量静环的安装深度,确保与拆卸前一致);
  • 将密封压盖套在静环外侧,用手拧上压盖螺栓(不要拧紧),确保压盖能自由移动,为后续调整密封面贴合度预留空间。

(3)调整密封面贴合度

  • 用手转动泵轴,感受密封面的摩擦阻力:若阻力过大,说明密封面压得过紧,需适当松开压盖螺栓;若阻力过小,说明贴合不紧密,需轻轻拧紧螺栓;
  • 用百分表固定在泵轴上,测量动环的径向跳动:转动泵轴,确保动环的径向跳动≤0.03mm,若超差,调整泵轴的同轴度(参考轴承安装的同轴度调整方法);
  • 确认贴合度后,用扭矩扳手按对角线顺序均匀拧紧压盖螺栓(扭矩值参考泵说明书,通常为 15-25N・m,避免用力不均导致静环变形)。

5. 试机与验收

(1)空载试机

  • 打开泵体排气阀,向泵内注入清水(或介质),排净泵内空气;
  • 启动电机,让泵空转 5-10 分钟(无介质输送,仅检查密封状态),观察密封处是否有漏水现象;
  • 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密封部位温度,确保温度≤60℃(无异常发热)。

(2)带载试机

  • 缓慢打开泵进口阀门,待泵内充满介质后,再缓慢打开出口阀门,调整出口压力至设计值;
  • 运行 30-60 分钟,观察密封处漏水情况:若漏水≤5 滴 / 分钟,符合标准;若漏水仍严重,需停机重新检查密封面贴合度或辅助密封件;
  • 试机期间记录密封温度、漏水速度、电机电流等参数,确保所有指标正常。

四、长期维护建议

  1. 介质过滤:在泵进口安装高精度过滤器(过滤精度≤0.05mm),定期清洗过滤器,避免杂质进入密封面;
  2. 密封冲洗:若介质温度较高(>80℃)或易结晶,需在密封腔设置冲洗管路(通入清洁、低温的介质),冷却密封面并带走杂质;
  3. 定期检查:每月检查一次密封处漏水情况,每 6 个月拆卸检查一次密封面状态,及时更换老化的辅助密封件;
  4. 启停规范:启动泵前需确保泵内充满介质(避免干磨),停机时先关闭出口阀门,再关闭进口阀门,减少密封面冲击。
右侧悬浮图片 网站地图